蒸汽朋克风格的异色幻想谭 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评测来了

时间:2022-01-04 20:27:55 来源:3DMGAME

  原标题:蒸汽朋克风格的异色幻想谭  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评测来了

  1905年的伦敦,维多利亚女王依然保持着健康与威严,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,毫无放缓脚步的迹象。在查尔斯·巴贝奇与其发明的蒸汽计算机影响下,大英帝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,从家用清扫工具、小型机车,再到便携式计算机,蒸汽机械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生活。

  不知道上述的这个世界,是否会让你感到一丝熟悉?这些设定,似乎都与美国小说家威廉·吉布森,在《差分机》中描绘的世界有几分相似。这部撰写于上个世纪的科幻巨著,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分歧点,描写了一个与史实相去甚远的IF世界,并顺势带出了一个名为“蒸汽朋克”概念。

  由日本老牌游戏公司Liar-Soft制作的“蒸汽朋克”系列游戏,便是受到这个概念影响所诞生的。而刚刚被搬上了Steam平台的系列第三作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,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
  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原版发售于2008年,与系列其他作品同享一个世界观,也是樱井光作为游戏脚本家的成名作之一。游戏发售之初,一度受到不少圈内“蒸汽朋克”爱好者的追捧。三年后的2011年,Liar-Soft又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重制,在改善了部分游戏系统的同时,也为游戏新的语音与CG。而这次的Steam版本,也是在此基础上移植而来的。

  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以架空的英国伦敦初为背景,讲述了女学生玛丽·克拉丽莎·克里斯蒂,为了拯救因超自然力量陷入昏迷的好友,被迫与自称“M”的神秘男子签下契约,周旋于隐藏在城市阴影下的“怪异”,并追求真相的故事。虽然本作以普通成人游戏的形式发售,其剧本中,却没有任何男女主角间的“恋爱”描写,反之,还用大量“克苏鲁”与“神秘学”元素,填充起了游戏诡谲的氛围。这在当时的同类作品中,也算是相当罕见。

  即使在整个“蒸汽朋克”系列中,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的世界观,也有着非常特殊的魅力。除了文章开头,那些借鉴蒸汽朋克经典作品《差分机》的基础构架外,樱井光在创造世界和角色时,大量吸收现实世界实际存在的人物与文学作品。比如,“追寻真相”的主角玛丽,原型就来自“推理女王”阿加莎·克里斯蒂,而玛丽最喜欢的作者,则是著名的英国作家玛丽·雪莱,故事中负责调节氛围的女性朋友阿谢利卡·达雷斯,有一名叫做霍华德·菲利普斯(H·P)的男友,两人的原型,都是“克苏鲁”文化体系最初的构建者。

  夏洛克·福尔摩斯、亚瑟·柯南·道尔、闵希豪斯男爵、温斯顿·丘吉尔、西印度公司、第欧根尼俱乐部,这些最为流行文化所喜爱,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和元素,都成为了故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。亦真亦实的世界观设定,以及剧本创作者所使用的独特文字表现方式,都成为帮助玩家快速融入游戏世界的重要手段。

  在剧本的构成上,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也显得有些特别。游戏采用章节的方式划分段落,尽管有着一条极为明确的主线作为故事引子,但在实际游玩时,除了某些共通的角色和带有一些悲伤色彩的整体氛围外,其体验更像是一个个弱关联的单元剧,每一幕都讲述了属于不同人的故事。

  说实话,以今天的眼光看来,这些故事的内容实在称不上有多么出彩。所有的章节,几乎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故事流程:玛丽与某人相遇,再通过转换视点,让玩家深入了解那名角色,最后演变为与怪异对峙,即使是故事最后的“反转”,也称不上多么出人意料。

  但就算这样,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也绝非一部简单或平庸的作品。反之,玩家非常容易,就会被它的故事和角色,某种独特的魅力所吸引。这其中的根本原因,有很大一部分必须归功于樱井光,这名业界知名的女性脚本家。

  但凡是初次游玩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的人,都难免会对游戏中,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行文方式,感到一丝违和。独特的遣词用句、极尽细致的主观描写,以及大量重复使用的段落与文本,充斥着游戏的每一个角落。

  身为一名女性创作者,樱井光非常擅长从女性视角出发,且对于自己笔下角色的心理活动,有着极为精准的拿捏,其水平远比不少男性作家要来的高超。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让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在女性玩家群体中,也获得了不俗的人气。在推动剧情时,樱井光并没有采用大段第三人称,或是主角视角,对事物进行无机质地叙述,而是在角色们极尽主观的文字之上,伴以了极度冷静的话语,与旁白一起完成了对故事的全方位叙述。

  也正因为这样,你很难从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中,找出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,从言行到心理活动,都让这些角色看上充满了真实感。即使是故事中,那些最卑劣的“反面”角色,都在作者的笔下,透露出一种有趣的人情味。

  在这种独特叙事风格的基础上,游戏又大量采用华丽的词句,对角色的话语进行修饰。最终,让作品成了现在的样子——比起一款点击鼠标的“文字游戏”,用一场精心编排的话剧来形容,似乎还更贴切一些。

  与樱井光独特的脚本一样重要的,是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同样优质的原画与音乐部分,二者在构建游戏独特世界观一事上,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游戏原画与角色设计由AKIRA负责,这位绘师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,他对于角色的外观与服饰设计,在保证符合受众审美的基础上,也尽可能还原着二十世纪英国的常见穿着。其线条粗犷,却不缺细节描画的奇特风格,与剧本的至极细腻融为一体后,形成一种不可思议的互补关系。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十三年后的今天,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的画面看上去也毫不过时的原因。

  而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的音乐部分,也可以说与游戏的整体风格完美匹配,游戏的OP主题曲《DORCHADAS》,也完全有资格,称得上2008年最好的成人游戏OP之一。歌曲由Rita演唱,在充满凯尔特风情的曲调与真实的手风琴声下,被分为多个风格各不相同的小节,时而悲伤低沉时而欢快轻松,有着相当强的中毒性,就算对于不知道歌曲出处的人,也很容易沉迷于其中,正好对应着“黄油出神曲”的不变定律。

  但就算这样是这样优秀的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,也难免有一些让人“玩不下去”的理由,那就是游戏的“Gameplay”部分。

  “Gameplay”是处于那个时代中,Liar-Soft旗下“蒸汽朋克”系列重要的标志之一。除了大量的文字阅读外,制作者还选择了在剧情中穿插实际的“小游戏”,来增强玩家的代入和实际体验感。

  在当时的成人游戏市场中,这并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情。但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属实有些做过头了,以至于不少玩家在游戏开始之初,就被那些在砖石路上徘徊的怪异,拦住了去路。

  本作的Gameplay部分以走格子的形式进行,并融入了一些当时日本极其流行的“COC”跑团元素,玩家需要控制玛丽在一座砖石迷宫中前进,目标是在画面的提示下,找到与怪异相关的四块声音碎片。在这个过程中,玩家还需要巧妙躲避敌人的追踪,应对不算丰富的随机事件,并做好“心理状态”与“移动方式”的资源管理。

  虽然这一部分的实际难度并不算太高,但较长的游玩周期和重复的内容,还是能很轻易地在几次失败后,摧毁玩家的意志。较低的容错率与繁琐的操作,在当时成为了劝退玩家的重要原因。

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这部分的设计都算不上优秀。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在2011年发售的游戏版本中,Liar-Soft为玩家,提供了“跳过Gameplay”的选项,这才让不少玩家,有了体验完整游戏的机会。

  但就个人而言,这种“跳过”行为,总会给我带来一丝罪恶感,毕竟那原本也应该是游戏的一部分。

  此外,对于剧情和世界观的极尽追求,也让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在当时的同类产品中,成了一个“异类”。除了没有男女主角间的“恋爱”情节外,就连带有“成人”内容的剧情,也少到了极点。为数不多的限制级内容,也在大量主观叙事与信息的冲击下,变得可有可无。就算对于“蒸汽朋克”系列来说,这并不算稀奇事,但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也是整个系列当中,这个问题最为明显的一部——

  当然,在你真正融入游戏的世界后,便会发现它并不需要那些就是了。

  撇开“Gameplay”不谈,即使到了今天,也很少有作品,能够在“蒸汽朋克”这一主题上,超越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。虽然,因为故事中的某些要素,使它经常被分类于“克苏鲁”或是“剧情恐怖”之中,但其内核,却是一台无比温柔的舞台剧,不论过去多少年,都值得所有玩家尝试或是补票——

  但非常可惜的是,与近些年不少被重新搬上台面的经典作品一样,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的Steam版本,也只是在取得作品版权后,被粗暴地打包扔了出来,不仅没有为游戏的UI功能,做出适当调整,就连分辨率也只能保持在当时的800흠0,玩家只能选择在小窗口和拉伸到变形的画面中,做出选择。

  文本翻译上,Steam版本也偶尔会出现漏翻,或是翻译错误的情况,对于这样一部注重让玩家融入其中的作品来说,这些问题都非常致命,希望游戏的本地化团队能够重视这些问题。虽然作为主创的樱井光,现在已经和隔壁的惹人生气的《FGO》绑定,但这些都无法改变《漆黑的夏尔诺斯》早已获得的成就与地位。

  它值得更多玩家玩到,同时,也值得更多玩家怀念。

快资讯 酷玩 电竞 评测 新游情报 游戏攻略 原创观点